孪生兄弟

Archipelago Books/文 蓝弩/译

荷兰作家赫布兰德·巴克的《孪生兄弟》获得2010年IMPAC都柏林奖。

简介

赫尔默的孪生兄弟在车祸中丧生。赫默尔只好中断大学生活,回到家里的小农场,接替兄弟的角色,服从命运的安排,“在奶牛的肚子底下”度过自己的余生。

/static/images/magazine/1/the_twin.jpg

小说的起点是三十年后。赫尔默把瘫痪的父亲搬到楼上,自己在楼下零零碎碎地重新装修每间屋子。慢慢地,他终于把整个楼下变成了真正属于他自己的房屋。一天,瑞特来到农场。瑞特曾经是赫尔默的孪生兄弟的未婚妻。瑞特问赫尔默,能不能让她和她的儿子——一个十八岁的问题少年——跟他们一起在农场生活。

/static/images/magazine/1/bakker.jpg

《孪生兄弟》表面上像是一部关于乡村生活的小说,但故事深处涉及的是一个人用自己的双手决定自己的命运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故事在时间的维度上刻画着一种与现代性相对抗的生活,一个在文化上支离破碎、但又充满了浪漫的渴望的世界。

奖项

入围百分之三(Three Percent)2010年最佳翻译图书奖

入选《纽约书评》2009年最佳外国小说

入选《中学图书馆期刊》2009年高中生最佳成年人读物

评论

巴克的小说的魅力在于,故事的每种元素之间都有一种微妙的平衡,情节以完美的步伐推进……呈现风格简洁的喜剧是巴克的天赋……这本小说带给人的最大乐趣,是它的情节不多也不少,我们可以在字里行间尽情地欣赏飞鸟与走兽、天气与河流的美。

—— Tim Parks,《纽约书评》

书中充满了无言的渴望。……小说的伟大之处在于……当生命从石头一样僵硬、废弃的状态中萌发,复杂的感受像上涨的河水一样逐渐升高……然而可怕的事情没有发生,甜蜜与欢乐的小溪奔涌而出,小小的快乐的泉水。……最后……它变成了一本温暖人心的书,无论是对书中的人物,还是对读者。

—— Katherine A. Powers,《波士顿环球报》

小说充满了细致的观察和精微的明暗的变化,仿佛一幅油画。它出自荷兰大师巴克之手。巴克在日常生活的最细微的角落中看到了美与复杂,无声地、了然于胸地刻画它们,让他的故事无比沉重,又无比轻盈。

—— The Quarterly Conversation

赫布兰德·巴克的作品有着难以置信的清晰,清晰得每个句子都在身后留下一道波痕。

—— Susan Reynolds,《洛杉矶时报》

不知不觉中,故事领你进入一个世界:无声的狂怒和无声的出人意料的关系的世界。扣人心弦而且令人信服,自始至终。

—— Tim Parks

这是一本无声的书,语调低沉,透露着优美的、自我否弃的气质[…] 打动着读者,让人仿佛可以看到、闻到荷兰乡村那弥久不散的潮湿的景象与气息。

——《泰晤士文学副刊》

巴克首先是一位天才的文体家。他的对白堪称典范,他笔下的自然展现出的自然的魅力可以与Nescio相提并论。他带给我们久违的阅读真正的荷兰小说的快乐。

—— Truow

一部杰出而细致入微的小说。它一幕幕地封卷心理的力量,却以开放的结尾告终。精彩的最后一部分暗示我们,长久的渴望的满足也许会在中年时分不期而至。栩栩如生的乡村景色和动物的气息与人类的戏剧交相辉映。在灵敏(而苛刻)的渴望对话的耳朵听来,David Colmer贡献了一个杰出的译本。

—— Paul Binding

巴克具有一种天赋,他能把关于身份与自我价值的普遍问题引入日常生活的轨道和自然风景中。赫尔默的转变让我们相信,为自己的命运负责永远都不会太晚。这本书写得极其优美——它的光泽存在于清晰简洁的语言和赫尔默的真实可感的内心对白中。

—— Ruth Wildgust,《星期日商报》(爱尔兰)

一本体现了克制的温柔与简洁的幽默的小说。

—— J.M. Coetzee

巴克以眩目而又节制的风格把荷兰的乡村生活的感受呈现在纸上……一个用朴素和爱的声音讲述的辛酸故事。

—— De Volksk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