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静:在噪音的世界里倾听意义

乔治·普罗尼克/文 蓝弩/译

/static/images/magazine/1/george_prochnik.jpg

我一直是一个喜爱安静的人,这种喜爱和我对书的热情有着密切的联系。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曾经把书定义为“一种能缓和苦痛与不安的宁静”。在就这个主题进行写作之前很多年,我一直觉得安静是一种正在消失的自然资源。我想要弄清楚,这是否不只是一种主观印象。如果不是,那为什么世界变得越来越吵?要让安静重新成为我们的文化的一种价值,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我住在纽约城,无法不注意到几乎每个我认识的人都讨厌这个城市的噪音。但如果每个人都这么厌恶噪音,那为什么又有那么多噪音?为什么那么多讨厌噪音的人一天有好几个小时把iPod耳机挂在耳朵上、睡在喧闹的空调旁边、一进门就打开电视、一上车就打开车载收音机?

如果我们不理解我们与噪音之间的隐情,我们就不会在创造一个更安静的世界的问题上有所进展。一方面我们必须意识到,噪音是一种强制性的兴奋剂。这种噪音带来的迷醉会让人上瘾,在混音盒里添加你的一份喧闹可以成为一种控制别人的手段。要在所有这些刺激面前退后一步并不容易,但我们可以做到。我所做的,并不是切断刺激,而是去寻找那些声音的奇迹,只有当我们让周围的世界安静下来,我们才可能听到它们。

/static/images/magazine/1/in_pursuit_of_silence.jpg

我认为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去反对噪音,而是要理解安静为什么重要。这意味着,我们要在扩展我们对安静的理解这个问题上富有想像力,要以各种方式发展安静与充满生气的、有意义的生活之间的联系。反噪音活动人士常常拿噪音污染与空气污染作对比。但与烟尘不同,有许多噪音是好的,至少在有些时候是这样。与此相反,我们可以把噪音界定为一种饮食问题。我们大多数人吸收了太多的声音垃圾。我们需要发展一种更为平衡的吸收声音的方式,在其中安静、还有我们与头脑的宁静状态相关联的各种声音,变成我们日常的养生之道的一部分。

我的希望是,通过让更多人拥有正面的对安静的经验,他们将会愿意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去寻觅安静。谁知道呢?如果我们能让世界变得更安静,也许人们甚至会重新开始阅读更多的书--重新去发现在宁静中蕴含的东西。









/static/images/magazine/1/george_prochnik2.jpg

乔治·普罗尼克